行业背景
1)政策驱动
中国钢铁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以上,"双碳"目标下,政策要求2025年前重点企业单位能耗下降5%以上,2030年实现碳达峰。政策倒计时2025年钢铁行业碳达峰大限将至。
引:生态环境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21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2022年)。
2)技术渗透
工业互联网、AI预测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逐步应用,但覆盖率不足30%,中小型钢企仍依赖人工抄表与经验调度。
引: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3年)头豹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能源管理市场调研》(2023年)。
3)企业分化
钢铁行业头部企业已建立能源管理中心(EMS),但数据孤岛问题依然突出;中小钢企受限于资金与技术,能源管理停留在基础监测阶段。
引:中国金属学会《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现状调研》(2022年):指出“90%已建EMS的企业存在子系统数据隔离问题”。
行业痛点
01数据采集覆盖率低
1)数据采集覆盖率低(水、电、气等介质独立计量,协议不统一);2)离线数据占比超40%,实时性差。
02 数据孤岛严重
能源数据分散在SCADA、EMS、MES等系统,缺乏统一平台整合,实时监控率不足40%。
03 碳排放核算误差率高
1)60%以上企业依赖Excel手工计算碳排放,碳核算依赖年度报告,无法实时追踪。2)绿电消纳比例低,碳交易数据缺失。
04 能效管控水平低
“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极大,缺乏自动控制系统、大数据等动态优化模型对实际生产过程的分析指导,造成能源生产、供应、使用等环节与主要生产工艺之间的脱节不能实现最佳衔接。
天拓四方解决方案
天拓四方能源管理平台,是基于数网星工业IoT平台基座开发的,集能源数据采集、用能可视、用能分析、动态管控、能源优化及碳排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视角用能透视、实时监测、动态管控、多维分析、碳排放限额实时管理等,同时为企业搭建标准能耗管理体系。

采集用能数据,提供集团级驾驶舱
基于天拓四方数网星工业IOT平台的数据采集能力,企业可实时、精准采集与监测集团内各管理层级的用能数据,通过平台的低代码可视化开发工具,高效定制集团级、企业级的驾驶舱。
以集团的视角,查看集团整体范围的总能耗趋势以及各工厂车间能耗排名情况,对用能情况进行全域了解。通过可视化平台,可展示企业年度能耗、碳排放、报警及能耗趋势走向等,为统一组织资源、辅助领导决策、形势预测预控提供支撑。

同时,平台支持从各分厂的视角展示用能数据,包括用能概览、企业看板、用能排名、能流图等,进一步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综合用能情况,为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支撑。

用能分析,实现智能依据
基于用能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企业可以针对集团层级各个工厂的各个用能单元的用能数据进行对比、同比、环比等多维度分析,帮助管理者快速发现用能波动及异常,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能效对标,实现动态管控
平台支持对各个管理层级以及用能单元,设置细化的用能计划,通过对用能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可以实时分析企业能耗指标情况,查看具体的差值及趋势,便于做出动态管控,并为下一个周期的计划提供指导。

碳排放管控,助力节能减排
平台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看板、减排分析、减排计划等功能模块,实现碳排数据实时计算,并根据政府侧提供的碳排指标,以及企业碳交易数据,实时管理企业的碳资产、碳排放情况,帮助企业清晰地跟踪碳资产情况,及时对碳排量进行管控。

·客户收益·
通过天拓四方能源管理平台,钢铁企业可通过对标分析确定、跟踪高能耗设备,为后续节能改造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通过对水、电、燃气等介质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实现全厂1-3级能源计量统计,使全厂用能透明化,实现能耗数据可对比、可追溯,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标,用数据挖出“隐形利润”!